作者:股票配资开户网更新时间:2025-11-14点击:77
<股票配资开户网>25年老股民血泪史:从巨亏到年赚20%,只因死抱3股、反复做T股票配资开户网>
大家好,我是个在A股混了25年的老股民。从2000年揣着5万入市,到2015年股灾亏得就剩1万多,再到现在每年能稳定赚20%左右,这一路踩的坑,说出来能让新手少走好几年弯路。现在常有人问我“咋才能不亏”,其实我就靠两招:死抱3只股,反复做T。听着简单,可里面的门道,全是我用真金白银砸出来的。
一、前20年瞎折腾:买20多只股,越炒越亏

刚入市那阵子,我跟现在不少新手一样,满脑子都是“赚快钱”。听说新能源火,就跟风买光伏股;看到消费板块涨,又立马追白酒;甚至有人说某个小票能翻倍,我也敢往里冲。最多的时候,我手里捏着22只股票,手机屏幕划半天都看不完。每天开盘跟打仗似的,盯着十几个K线图,这只涨了高兴俩小时,那只跌了又慌一下午,收盘后还得熬夜看研报、听“专家”分析,整个人累得跟陀螺似的,钱没赚到,身体先垮了。
可结果呢?2008年熊市一来,手里的股全绿,我看着屏幕上的数字不停跳,慌得不知道割哪只,最后眼睁睁看着本金腰斩;2015年更惨,我追高买的创业板股票,连续5个跌停,等终于狠心割肉时,50万本金只剩8万。那时候我才明白,散户的精力就那么点,买十几只股,连公司主营啥、老板是谁都说不清,这哪儿叫投资?根本就是“闭眼抽签”,涨了是运气,跌了是必然。
最致命的是2018年,我听人推荐买了只ST股,想着搏一把重组翻倍,结果公司直接爆雷退市,最后那点钱几乎打了水漂。那天我盯着账户发呆,突然就醒悟了:炒股不是比谁跑得勤、买得多,而是比谁看得清、守得住。从那以后,我彻底改了玩法,开始聚焦少数几只股。
二、定死规矩:只留3只股,把认知磨到极致
痛定思痛后,我给自己立了第一条铁律:持仓永远不超过3只。不是我钱少,是我终于懂了“认知边界”这回事——你永远赚不到认知以外的钱,与其把钱撒在一堆不了解的股上,不如把鸡蛋放在几个坚固的篮子里,死死看好它们。
选这3只股,我花了整整3个月。第一步先筛赛道,从30多个行业里挑出新能源、消费、医药这三个长期有前景的——新能源跟着政策走,消费是刚需,医药能抗周期,这三个赛道不容易踩“行业消失”的坑。第二步再从每个赛道里选龙头,新能源选了电池材料龙头,消费选了连锁超市龙头,医药选了创新药龙头。
选的时候可不光看财报,还得摸透“股性”。这只股平时爱早盘冲高还是午后跳水?主力资金是快进快出还是长期驻守?甚至公司董事长的风格我都要了解——是踏实做事的,还是爱搞资本运作的?这些细节看着没用,其实关系到股票的波动规律,对做T特别重要。
就说新能源那只吧,我跟踪了半年才下手。我发现它每次回调到60日均线都会反弹,波动率常年在3%以上,特别适合做差价;消费股虽然波动小,但业绩稳,每年分红也高,能当“压舱石”;医药股波动大,但只要研发管线没问题,长期肯定有机会。这3只股覆盖不同赛道,既避免了单一行业的风险,又能让我把精力集中在研究上,不用再被杂七杂八的消息干扰。
有人说“3只股太集中,跌起来扛不住”,但我觉得真正的风险控制,恰恰来自“极致聚焦”。现在每只股的买入逻辑、止损位、目标位我都记在本子上25年老股民血泪史:从巨亏到年赚20%,只因死抱3股、反复做T,就算大盘大跌,我也能一秒判断该补仓还是止损,从不慌神。
三、做T实操:不是瞎买卖,是“机械化”操作
选好股只是基础,要稳定盈利还得靠“持续做T”。但做T不是天天瞎折腾,我见过有人每天强行操作,手续费比赚的还多,成了券商的“打工仔”。我做T有三个核心原则,全是实战磨出来的,新手照着做,至少能少亏一半。
1. 先建底仓,半仓滚动
不管多看好一只股,我首次买入都只占计划仓位的一半,这叫“底仓”。剩下的一半资金留着做T,震荡市就半仓来回操作,单边上涨就减少做T频率,避免“卖飞”筹码;单边下跌就少动,别想着抄底。
比如新能源那只股,我建了10万股底仓,每次波动超过2%就用5万股来回操作。这样既保留了长线筹码,能赚行业上涨的钱,又能通过做T赚差价,相当于“双份收益”。
2. 两种T法,跟着趋势走
做T分“正T”和“倒T”,得看趋势来,不能乱做:

正T(先买后卖):股价急跌4%以上,而且是缩量跌(说明没人恐慌抛售),远离分时均线时就补仓,等反弹到均线附近再卖底仓。这里要注意,必须是“急跌”,慢慢跌的话别轻易补,容易套在半山腰。
倒T(先卖后买):要是大盘涨它不涨,或者无量冲高(说明没人愿意追高),就先卖部分底仓,等回落到底部支撑位再接回来。这种情况多发生在早盘,很多股票早盘冲高,下午又跌回去,正好能做差价。
我从不在波动率低于2%的日子强行做T,因为扣除佣金和印花税,折腾半天可能还亏。做T的核心是“赚确定的差价”,不是为了操作而操作。
3. 设止损线,拒绝情绪化
做T最忌贪心和侥幸。我给自己定了规矩:单次做T亏损超过1%立马止损,绝不扛单;错过买点绝不追高,宁可放弃机会,也别套在高位。
有次医药股跌了3%,我以为到底了就补仓,结果继续跌,等跌到亏损1.5%时,我果断割了补仓的部分。虽然亏了几千,但避免了更大损失——后来那只股又跌了5%,要是扛着,亏的就不是几千了。
现在我做T像机器人一样机械:看股价到支撑位就买,到压力位就卖,从不让情绪左右决策。这也是做T的最高境界——把交易变成流程化的事,少犯错误。
四、避坑指南:这3个误区,能让你少亏几十万
25年的经验告诉我,做T+守股的模式虽好,但踩错坑一样会亏。这几个误区大家一定要避开,都是我血的教训:
1. 别为做T丢了底仓
有新手做T太贪心,底仓都卖了想等更低点接,结果股价直接拉涨停,只能拍大腿。我从不动底仓,不管波动多大,核心筹码都攥在手里。底仓是“本”,做T是“利”,丢了本,再高利也没用。
2. 基本面坏了赶紧走
做T再厉害,也救不了基本面崩了的股。去年我那只医药股突然爆雷,研发费用造假,虽然前一天做T还赚了钱,但第二天我立马清仓,哪怕亏点也认。后来这只股跌了60%,好多人还在靠做T“补亏”,最后越套越深。记住,技术再好,也敌不过公司爆雷。
3. 千万别加杠杆
我见过有人融资做T,赚的时候翻倍赚,跌的时候直接爆仓,一辈子的积蓄都没了。散户资金量小,快进快出本来就是优势,加了杠杆反而被牵着鼻子走,一点波动就慌。我做T25年,从没碰过融资融券,本金安全永远是第一位的。
五、心里话:稳定盈利靠的是“笨办法”
现在我每天的生活很规律:早上9点看开盘情况如何加杠杆炒股,根据分时均线判断要不要做T;中午复盘,记录3只股的支撑位和压力位;下午2点半再看一眼,没机会就不动;晚上花半小时看行业新闻,从不熬夜盯盘。
账户也越来越稳:2021年赚了28%,2022年熊市也赚了12%,2023年赚了25%。有人问我“为啥不追热点赚快钱”,我笑了,25年的教训告诉我,股市里“快钱”都是陷阱,真正的盈利是靠时间熬出来的。
其实我的方法一点不神秘:选3只好股,建底仓,跟着趋势做T,守好纪律。但就是这些“笨办法”,帮我从巨亏走到了稳定盈利。对普通股民来说,与其天天找“黑马股”,不如沉下心把几只股研究透;与其追求“一夜暴富”,不如靠复利慢慢变富。
最后说句实在话:炒股拼的不是技巧多高,而是心态多稳、纪律多严。如果你能做到“聚焦少数股,机械做T,拒绝贪心”,就算在A股再待25年,也能活得很从容。